在自主研發產品的同時,醫科達也在中國尋找相關領域的合作伙伴。以人工智能領域為例,今年6月,醫科達中國與百洋集團旗下百洋智能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醫科達方面宣布將在其數字化解決方案中引入Watson for Oncology,為醫科達提供輔助診療、輔助決策等功能。醫科達方面表示,未來醫科達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礎上開發和完善智能化的個性化精準放射治療方案,最后能做到各腫瘤的精準化綜合治療。
對于設備廠商與軟件企業的合作,平安醫療AI平臺總經理、平安醫療安全研究所所長謝震中表示,一些基礎建設的成本是比較高的,對設備廠商而言人工智能是一個賦能的工具,如果與中國本土的云服務、人工智能企業合作會是更好的選擇。他提到,目前瓦里安就與平安合作了放療的人工智能軟件。
此外,目前中國也有一些創業公司在布局放療系統。據了解,今年4月,依托于深度學習和傳統算法研究的放射治療系統開發公司Manteia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復星集團。
Manteia自主研發了自適應放療系統,其中包括靶區勾畫系統、劑量計算和優化模塊、計劃自動評價系統、 線上安全與質量控制系統(QA)及工作流幾大產品模塊。以靶區自動勾畫系統為例,它包含周圍臟器勾畫(OAR)和腫瘤靶區勾畫(GTV+CTV)、多模態影像配準等功能,能自動勾畫危及器官和腫瘤的靶區,將原本1.5-3小時的勾畫時間縮短至秒級,目前約40個器官已實現自動勾畫(適用于鼻咽癌、肝癌、肺癌、宮頸癌等癌種),臨床測試自動勾畫的精度達85%-90%,腫瘤區域可達80%-85%。
此外,全域醫療也在二、三線城市提供放療解決方案,其在提供設備的基礎上,也會提供云放療系統,該系統的遠程寫作平臺可將基層醫院患者的病歷信息通過加密數據遠程傳輸給專家醫生,專家醫生可憑此開展遠程會診、靶區勾畫以及計劃審核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