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分工日益精細,中小企業的運作模式需要與多個供應商產生聯系。在原料或半成品的購進環節,在貨物運輸環節,往往夾雜著增值稅負擔。這些環節就是納稅籌劃的用武之地,稅收籌劃可以使采購環節更為合理,更為有效,在不影響企業正常運作與采購質量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籌劃,使成本觀念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的始終。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涉稅業務是通過合同的形式體現的,合同如何簽訂將直接影響到稅收結果。因此,“營改增”后納稅人在簽訂經濟合同時要根據最新稅收政策來斟酌、規范合同條款,例如在合同價款標明是否為含稅價。通過合同的規范化構建有利于自身稅收利益的業務流程,并按照簽訂的合同統一安排納稅事宜,將有利于企業更主動地實現納稅籌劃目標。
隨著化學藥“5.2類”相關配套的法規完善,越來越多企業會引進國外產品。進口與出口的營銷行為,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進項稅,此時所產生的進項稅可以用營改增政策下的稅收籌劃進行有效規避。企業可以將自身的勞務服務進行外包,如產品推廣外包和注冊外包等,通過外包模式抵扣一部分進項稅,使稅負趨于最小化。
兩票制和營改增雙重壓力下,對于“會議費”很高的處方藥企業,從成本和稅票安全的角度,可能會更多地選擇會議外包服務進行學術營銷。此類會議將更合規,特別是注重會議內容和效果,又能降低處方藥企業的人力成本。
此外,最近CFDA督促流通企業自查掛靠和過票,這意味著大批營銷人員面臨勞務費和福利費等稅費問題。勞務費和稅費是不能作為抵稅的進項,這意味著個別不規范的企業面臨人力成本急劇上升的壓力。企業面臨產品價格下降和人力成本上升雙重壓力之下,必然需要尋找其它方式提高降低人力成本,數據分析與營銷活動或許是一個方向:通過互聯網和軟件管理各類大范圍、多頻次和跨渠道的活動,管理客戶營銷記錄和客戶分組信息,以滿足逐漸細化的客戶群體及其個性化的需求。
3、業務重組與規劃
企業合并、分立與清算是企業重組的三大方式,而企業重組又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一部分,它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還會影響企業的稅收負擔。因此,“營改增”后,企業在重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稅負問題。
另外,企業也可以在不影響生產經營的前提下,為了減輕稅負而進行企業重組,這就是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企業重組理念。但是,稅負問題僅僅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如果分立后運營成本的增加額高于稅負的減少額,企業將會得不償失。
企業通過將涉及到差異化稅率的業務整體分拆重組方式,可實現減稅目的。由于運輸費用可抵扣比例大幅提高,特別是物流輔助服務業也納入“營改增”項目,企業運輸費用成本降低較多,因此一些運輸量較大的企業可將運輸物流下所有資產、資金、技術、人員和管理等全部剝離,成立一家子公司,所有運輸業務均由該子公司承擔。但是,由于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兩票制”的緣故,把配送交給醫藥大商業更適合,于是更多企業可能會選擇放棄自辦運輸。
此外,“營改增”后,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為高新等各種不同資質的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時,提供了許多選擇機會,特別是充分利用一些高新區和自貿區的企業引進政策。中小企業在涉稅業務發生之前要把握好這些機會,通過企業分立、合并等方式,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依此進行納稅方案設計,以確保納稅籌劃目標的實現。納稅方案選擇的不同將產生不同的稅收結果,抓住有利時機就意味著找到好的納稅籌劃路徑。
小結<<<
醫藥行業可抵增值稅的進項較少,這將大大增加醫藥企業經營系統的風險!盃I改增”之后,醫藥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將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點。在“營改增”的推動下,醫藥企業有可能增加研發的投入,經營更合規且學術推廣陽光化。